—— 新冠研究及新冠產品開發利器
自2019年末SARS-CoV-2大流行開始,針對新冠病毒的檢測和治療研究一刻不曾停歇。但是由于新冠病毒具有較高的危險性,研究條件苛刻。因此,使用新冠假病毒進行研究和產品開發已經成為了新冠檢測、新冠疫苗及藥物研發中的關鍵評價手段。
假病毒是一種重組病毒,它的基因通常被改變或修飾,以消除其本身表面蛋白的表達,用另一個質粒表達替代性表面蛋白,可以感染易感宿主細胞,但只能在細胞內復制一輪。由于病毒表面蛋白在進入宿主細胞中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假病毒表面蛋白的構象結構與天然病毒蛋白具有高度相似性;然而,與野生型(WT)病毒相比,假病毒的毒力有所減弱,使它們能夠在P2實驗室中安全處理。
SARS-CoV-2是一種正鏈RNA病毒,研究表明,SARS-CoV-2和SARS-CoV都利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作為宿主細胞表面受體進入靶細胞。SARS-CoV-2基因組的前三分之二名為ORF1ab區,其余部分則編碼幾種輔助蛋白和四種結構蛋白,包括棘突(S)糖蛋白、包膜(E)、基質(M)和核衣殼(N)蛋白,它們對維持包膜SARS-CoV-2病毒粒子的結構完整性很重要。將慢病毒載體中的包膜糖蛋白用新冠病毒 S 蛋白替代,可形成模擬新冠病毒感染的假病毒。假病毒通過表面 S 蛋白感染靶細胞并表達報告熒光素酶基因。中和抗體可以阻斷 S 蛋白和ACE2 的結合,從而阻止假病毒對宿主細胞的感染【1】。通過檢測報告基因熒光素酶的表達量,能推斷出病毒被阻斷的程度,從而進行中和劑的篩選或驗證。因此假病毒在作為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驗證陽性對照和標準品,中和抗體研究和疫苗開發,病毒受體研究中代替真病毒進行細胞水平檢測的首選。
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翌圣生物”)病毒平臺經過科研攻關,依托慢病毒載體開發出了滿足不同研究和開發目的的假病毒相關產品,助力各領域病毒研究和產品開發。
利用慢病毒包裝體系構建新冠假病毒流程
自新冠爆發以來,作為阻止病毒擴散和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疫苗。在注射疫苗之后能夠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抵抗真病毒的入侵。其中用于評估疫苗效果,以及評價臨床試驗和大規模接種后疫苗的金標準就是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檢測。但是利用真病毒進行中和抗體檢測成本高,危險性大,檢測困難。翌圣生物基于慢病毒系統開發的新冠S蛋白假病毒,病毒表面含有新冠病毒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Spike protein),病毒內含有GFP及Luciferase報告基因,方便檢測。
3.1產品特點:
(1) 表面含有新冠S蛋白,模擬新冠侵入過程
(2) GFP及Luciferase雙報告系統,方便檢測
(3) 無自主復制能力,安全性高
(4) 每批次質檢,滴度≥1×106 TU/mL
3.2 產品數據:
(1) 病毒感染測試:
GFP熒光檢測
10*10-3ml假病毒液 10*10-7ml假病毒液
(96孔板HEK293T-ACE2細胞鋪板感染病毒48小時后檢測)
Luciferase熒光強度測定:
SARS-CoV-2 Spike蛋白假病毒侵染HEK293T-ACE2測定Luciferase的讀值
(2) 中和抗體效果評價:
SARS-CoV-2 Spike蛋白假病毒用于中和抗體效果的評價
此外,翌圣生物還能提供過表達ACE2的HEK 293T細胞株,以及定制化病毒核酸檢測用假病毒,從而更好的助力您的中和抗體研究,歡迎咨詢。
Q1:11900病毒的滴度是怎么計算的?
A:本產品是通過提取病毒核酸之后通過qPCR的方法和質??截惖臉藴势穼Ρ冗M行計算的,一般是1×108/mL以上。
Q2:11900ES 三個基因序列的選擇依據是什么?
A:根據國家計量院提供的信息,3個基因是涵蓋已公布的新冠病毒3個主要基因:核殼蛋白N基因全長、包膜蛋白E基因全長、開放閱讀框1ab (ORF1ab)基因片段。
Q3:假病毒的質量穩定嗎?
A:每批次假病毒都會做質檢分析,因為假病毒制作的工藝比較成熟,因此每批次的數據波動不大,都在要求范圍內。
Q4:S蛋白假病毒的滴度是怎么計算的?
A:本產品是通過感染細胞檢測熒光計算感染細胞數進行計算,1個熒光細胞=1活性病毒顆粒。
Q5: S蛋白假病毒和11900有什么區別?
A:S蛋白假病毒是病毒外殼表達有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核酸為報告基因的假病毒,11900假病毒病毒外殼是VSV-G,核酸是新冠核酸的部分基因序列。
Q6:S蛋白假病毒的核酸是新冠病毒的核酸序列嗎?
A:本產品只有包膜蛋白是新冠的刺突蛋白,核酸序列是GFP和Luciferase標簽蛋白的序列。
Q7:你們都有什么毒株的假病毒?
A:目前有野生型,α,β,γ,λ,δ和Omicron突變株的假病毒,以及多種S蛋白點突變的假病毒。
Q8:過表達ACE2蛋白HEK293T細胞系是怎么篩選的?
A:通過慢病毒轉染篩選的穩定細胞株,帶有嘌呤霉素的抗性基因。
產品名稱 | 產品編號 | 規格 | 價格(元) | 促銷價(元) | 備注 |
11900ES03 | 1 mL | 1552 | 1200 | ||
11900ES08 | 5×1 mL | 6752 | 5800 | ||
11900ES10 | 10×1 mL | 12352 | 11000 | ||
COVID-19-Spike Protein Spseudovirus (2019-nCOV-S蛋白假病毒) | 11906ES50 | 50 μL | 4552 | / | |
11906ES70 | 4×50 μL | 14452 | / | ||
11906ES80 | 20×50 μL | 65752 | / | ||
COVID-19-Spike Protein Pseudovirus Beta (β) strain(COVID-19-S蛋白假病毒Beta (β) 株) | 11907ES50 | 50 μL | 5455 | / | 我司還可以提供新冠α株,λ株,δ株,γ株突變假病毒 |
11907ES70 | 4×50 μL | 17285 | / | ||
11907ES80 | 20×50 μL | 75655 | / | ||
COVID-19-Spike Protein Pseudovirus Omicron strain( COVID-19-S蛋白假病毒Omicron株) | 11991ES50 | 50 μL | 5455 | / | |
11991ES70 | 4×50 μL | 17285 | / | ||
11991ES80 | 20×50 μL | 75655 | / | ||
COVID-19-Spike (R408I) Protein Pseudovirus COVID-19-S蛋白(R408I)假病毒* | 11992ES50 | 50 μL | 5455 | / | 此外,我們還可以提供十幾種含其他新冠病毒突變位點的假病毒 |
11992ES70 | 4×50μL | 17285 | / | ||
11992ES80 | 20×50 μL | 75655 | / |
*我們還可以提供包含以下突變位點的新冠假病毒:N354D,V367F,N354D+D364Y,D614G,D614G+I472V,D839Y,V483A,D614G+L5F,L5F,L8V,G1124V,D614G+A831V,D614G+A879S,W436R,N331Q+N343Q,N501Y,N501Y+D614G,K417N,K417N+E484K+N501Y,E484K,E484K+N501Y,K417T+E484K+N501Y,Y453F,N439K,L452R+E484Q,歡迎咨詢訂購。
六.參考文獻
【1】Minghai Chen1 and Xian-En Zhang,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SARS-CoV-2 pseudoviruses: a mini review. Int J Biol Sci. 2021; 17(6): 1574–1580.